查看原文
其他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麦贤敏:做一颗蓬勃向上的种子

民小薇工作室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6-23

这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第1152条推送



站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鲜水镇古老的街道上,麦贤敏的手抚着传统民居斑驳的墙面,表情凝重,她的内心有一些焦灼,民族地区传统建筑的传承面临巨大危机,种种因素致使“活着的”传统民居越来越少。“必须要有所行动”她一边走一边思索着,落日的余晖披洒在她的身上。


麦贤敏是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教授,这位年轻的学者在传统村落建筑保护和创新性开发的道路上,跋涉了十数年。



麦贤敏,女,中共党员,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专业具有优秀创新能力的青年专家,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民族地区小城镇及乡村建筑适应性技术研究,将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建筑产业研究领域。2019年,麦贤敏教授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麦贤敏教授


萌芽:与建筑的“二十年之约”


1999年,十九岁的麦贤敏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2009年获得清华大学的工学博士学位后,麦贤敏前往日本名古屋大学交通与都市国际研究中心继续深造。


2011年,麦贤敏来到西南民族大学任教,她开始思考建筑与规划、民族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以及民族地区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当提及研究方向的选择时,她说:“在民族高校工作,对民族文化的耳濡目染,这种天然的联系,让我感觉去思索、去研究民族传统建筑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是一种天生使命。”


民族地区传统建筑的研究离不开实地的调研,为了获得一手资料,实地调研成了麦贤敏的“必修课”。


她的第一次调研是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西索民居进行测绘。陌生的语言、风俗、气候让她有些忐忑,但所有顾虑都在到达目的地后被淳朴的村民打消了。耐心的讲解、积极的配合、深切的期盼,还有临别时被塞满特产的口袋,这些感动让她对民族地区和民族传统建筑的感情愈发深厚,也更坚定了她致力于民族地区传统民居保护和传承研究的决心。


麦贤敏教授在民族地区调研


历经数年,麦贤敏走访了80多处村落,调研回来整理的文字多达十几万字,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都用去了十多个。时间最久的一次,她在阿坝州待了将近一个月。


四川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给传统民居带来的压力,保存完整的“活着的”传统民居越来越少。麦贤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直面这些问题。在她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生活环境质量评价及情景模拟分析的民族地区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中,麦贤敏为鲜水镇“量身定做”发展策略,让古老的城镇文化在传统中继承,在继承中焕发现代价值的熠熠光彩。


在一次调研的返程中,麦贤敏和同事刚经过都汶高速的银杏隧道,就得到了隧道因洪水发生坍塌的消息,“当时只是觉得侥幸,后来看了新闻播报的坍塌现场,隧道散落的碎石,才感到后怕。”这条科研之路险阻重重,但麦贤敏从来没有因此犹豫退缩过。



耕耘:潜心教学 守望成长


建筑设计基础课是麦贤敏坚持给大一新生上的专业课。只见制图室里,她蹲下身子,欣喜地端详每一个同学们拿上来的模型。她一边找到合适的视角来观察模型内部的水平线,一边说“这个切面做成钻石型的也许会更好看”。一连评讲了两件作品,麦贤敏才趁着第三位同学整理模型的空隙,把一直背着的双肩包摘下来放在地上,继续点评。



每一次学生们拿给她批改的作业,她都会在上面盖一层硫酸纸再进行教学修改。“一笔一划都是孩子们的心血,我倍感珍惜。”麦老师这样解释道。“每次看到麦老师的这个小举动,我都觉得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鼓励。下一次我们就想要做得更好。”麦贤敏的学生非常喜欢这位专业又和蔼的老师。


耐心倾听同学们的想法


课堂上,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麦贤敏有她独特的教学方法。对于低年级的教学,麦贤敏非常注重基础。“我喜欢上本科一年级的课程。”在她看来,大一的学生刚接触自己的专业,对专业了解很少,“看到他们,仿佛看到二十年前的那个自己,在老师言传身教中成长的我,现在又引领学生进入专业殿堂,并将之确立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我觉得这是一项极其神圣的工作,是一种教学相长的传承。


对于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麦贤敏更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她会以自己多年的求学经历和在科研中积累的经验为根据,引导学生们发现和挖掘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并指导学生们研究课题。


麦贤敏教授为学生作专业指导


城乡规划专业1603班学生洪晨在麦贤敏的指导下,参加中国城市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举办的“我看乡愁——大学生随行传统村落调研实践大赛”。比赛前期需要确定调研村落和调研方法,麦贤敏欣然给他们分享自己以往调研的经验。“我们有次给麦老师发信息咨询事情,当时已经是凌晨了,但是她还是秒回了信息。”最后,这个项目获得铜奖。同时,西南民族大学也是西部地区唯一获得奖项的学校和团队。


在洪晨眼里,她与麦贤敏的关系亦师亦友,在学习上,洪晨把麦贤敏当成自己的偶像。“麦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敏锐的专业洞察力是我最景仰的,如果有机会,毕业后我会像老师一样继续深造。”洪晨说道。



收获:积极生长的丰盈人生


作为一名老师,除了日常教学和学生指导以外,麦贤敏还承担着本科生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身份;2016年,她又担任了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的副院长。


2018年暑假,麦贤敏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城建学院中城乡规划与建筑学专业评估工作将在假期结束后开始,麦贤敏和同事们在假期里一起完成了评估需要的大部分前期报告。“麦院做事很是干练,也很有逻辑和条理,在她身上你看到的总是朝气蓬勃,坚韧不拔的力量。”麦贤敏的同事彭瑶这样评价她。



成立于2010年的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学院。作为一名建筑学专业人士,许多同行和同窗都选择一线城市或者国外工作,对于自己在民族高校工作,麦贤敏有着自己的坚守。


我觉得在民族高校发展这样的专业可能更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麦贤敏说。经过9年的建设,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评估,获得业内很多专家的肯定,这让麦贤敏很是欣慰。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麦贤敏的微信昵称“wheatricem”,是“麦米”的意思。她解释道,读书的时候同学们都喜欢这么称呼她。小麦和大米一样是粮食也是种子,春耕秋收,年轻的麦贤敏也期待自己未来如“麦米”一般,在孜孜求索的人生历程中,播下一颗种子,辛勤耕耘,努力生长,收获属于自己的成熟和丰盈



扎根建筑研究的沃土

她致力于让传统建筑重焕生机

站在授业解惑的讲台

她坚守教学相长的传承

人生当如一颗积极生长的“麦米”

辛勤耕耘,努力生长



 号外!号外!


“青春,为祖国歌唱”的网络拉歌活动正在大学校园里“开唱”,我校各族学子引吭高歌,用一首《我和我的祖国》献出对祖国的礼赞和祝福,4月18日上午,我校官方微信、微博、抖音平台将推出歌唱视频,用最美的青春,为祖国歌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信

文编 | 汪海涵 吴明芳 林禹彤 刘佳 李雨璐 

责任编辑 | 赵祺祺 李亚星 刘佳

关注@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博、官方QQ公众号

更多精彩等你来发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